怎么判斷:是不是滅鼠藥中毒 日期:2011/8/10 11:18:00 閱讀: 我國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的滅鼠藥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鈉、毒鼠強、毒鼠硅及甘氟。但現階段我國滅鼠藥的管理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非法廠商生產、銷售禁用滅鼠藥仍較為普遍;大眾安全使用化學品知識尚未普及,這又為禁用滅鼠藥泛濫提供了條件。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禁用滅鼠藥占了滅鼠藥市場總份額的2/3以上! 毒鼠硅現已無廠家生產,甘氟也于1998年全面禁止使用。從各地滅鼠藥市場調查資料和中毒資料匯總資料來看毒鼠硅和甘氟的危害已得到控制。臨床上常見的是毒鼠強、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鈉中毒。 毒鼠強的化學名稱為四亞甲基二砜四胺,為白色晶體或粉末狀,幾乎不溶于水,工廠生產出的原藥為白色粉末狀固體,純度20—50%;市場銷售的產品為每公斤原藥和面粉(米粉等)200—400公斤,并添加引誘劑制成,多為白色粉狀固體,沒有特殊氣味,也有制成袋裝的產品。包裝上多標為“四二四”、“三步倒”、“原子能滅鼠王”、“氣體滅鼠劑”等。毒鼠強進入體內后作用于神經細胞,拮抗g -氨基丁酸(GABA)作用,引起癇性放電。毒鼠強屬劇毒類化學物。 氟乙酰胺為白色、無臭、無味固體,易溶于水,易吸收空氣中水分而潮解,在堿性溶液中水解; 水解產物為氟乙酸。市場上銷售的也有混含氟乙酰胺滅鼠劑的產品,成品多為白色粉狀固體。包裝上多標為“滅鼠王”、“邱氏鼠藥”、“滅鼠靈”等。氟乙酰胺在體內轉化為氟乙酸,氟乙酸與線粒體的輔酶A結合,阻止三羧酸循環,引起能量代謝障礙。氟乙酰胺屬高毒類化學物。 氟乙酸鈉為精細的白色粉末,有淡的醋酸味。溶于水,不易燃。在潮濕條件下,與鋁反應生成氫氣。因性質不穩定,所以占市場銷售的禁用滅鼠藥的比分較小,但近年來仍有數起氟乙酸鈉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發生。引起中毒的機制與氟乙酰胺相同。毒性較氟乙酰胺高數倍。 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為禁用滅鼠藥中毒: 1. 滅鼠藥接觸史生產及拌售鼠藥者,更多為使用中誤服。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為用劇毒滅鼠藥謀殺。所以,沒有明確接觸史不能排除滅鼠藥中毒。 2. 疾病的群發性:滅鼠藥引起的中毒往往表現為群發,共同進食或在一起玩耍的同時或先后發病,且臨床表現相似。 3. 潛伏期: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鈉多在接觸后20分鐘~1小時內發病,部分患者潛伏期可達數小時。毒鼠強一般為10~ 30分鐘發病, 少數發病可有一定延遲,我們曾觀察到一例消化道毒物接觸后14個小時發病的病例。潛伏期的長短同時也與攝入量直接有關。 4. 神經系統為主的多系統損害 此三種滅鼠藥均可引起頭痛、乏力、惡心、嘔吐、肝功能改變、肌束震顫等。隨病情發展,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全身性陣發性抽搐,可反復發作。部分毒鼠強中毒患者以突發癲癇大發作起病。毒鼠強尚可引起明顯的精神癥狀。三種滅鼠藥均可造成心肌損害、心律紊亂、心力衰竭等。部分毒鼠強中毒患者的恢復期出現以狂燥為主的精神癥狀;氟乙酸鈉中毒癥狀多較嚴重,可表現為速發型的多功能臟器衰竭,病死率高。 5. 氟乙酰胺中毒者在嘔吐物或患者血、尿中檢出氟乙酰胺或氟乙酸;氟乙酸鈉中毒患者生物材料監測氟乙酰胺陰性,氟乙酸檢出。應用衍生法氣相色譜測定,曾測出氟乙酸鈉中毒死亡半年后臟器中的氟乙酸;毒鼠強中毒者在嘔吐物或患者血、尿中檢出毒鼠強,我們曾在發病兩個月的患者血中測出毒鼠強。 禁用滅鼠藥的包裝千奇百樣,不能僅從包裝標識來區分滅鼠藥的種類。在臨床上,此三類滅鼠藥的表現難以僅從臨床表現準確鑒別,所以確切的診斷需依賴實驗室毒物分析結果。 緊急處理:毒鼠強和氟乙酰胺中毒的緊急處理原則相似。誤服后立即口服催吐劑或刺激咽喉部催吐。然后迅速到醫院急救。乙酰胺為氟乙酰胺的特效解毒藥。 中毒預防:不要購買、使用禁用滅鼠藥。要通過愛衛會、防疫站等途徑購買滅鼠藥物。滅鼠藥不要和食品混放,要存放在小兒不能接觸到的地方;毒餌的放置要嚴加管理,以免誤服;滅鼠結束后要及時將剩余的滅鼠藥妥善處理,家庭不要存放滅鼠藥。 (全國中毒控制中心)
|